北京儿童舞蹈-当兔教育

课堂札记:老师也许错了

    前天北师大课堂上的一场讨论,始终在我脑子里萦绕。
 
    学生甲: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意义。
    我:它没有绝对的答案,但当我们寻找和否定答案时,就是在思辨与表达,这才是我想提出它的意义。
学生甲若有所思。
 
    学生乙:我觉得,第一,过程有意义不代表结论有意义;其二,您给出答案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,我认为步骤上是可逆的,不对。
    我愣了一下,脸有点红,大家齐刷刷地盯着我。
    我:关于步骤的可逆性,我60-70%同意你,但还需要再仔细应证一下;过程的意义不代表结果的意义,这个话理是一定成立的,但放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里,你还可以再具体一点么?
    学生乙低头思考良久,告诉我她具体不了了。
 
    我必须承认,当告诉学生乙我承认自己的观点尚待推敲前,是有下意识的思想斗争的:我错了么?我要直接承认我也许就是错了么?
 
    今早起来,读关于步骤的相关资料时,忽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就差那么一点点,去以老师的身份去质疑学生们的质疑。我如果真的那样做了,后果会很严重:1,影响甚至削弱大家对思考与质疑的热情;2,使学生与我本人都无法在具体问题上做更深入的研究与思考;3, 无形中在课堂上营造出关于话语权的强势与弱势方,这是我身平最讨厌的事情。
 
    想明白了,再回过头来看学生们的质疑,思考的光芒跃然而出。他们此时需要的,就是继续饶有意味地思考与辩证,我如果真能做到把肩膀借给他们站上去,以便看得更高更远,那是我的幸事。
 
    而对我本人而言,知道自己也许是错的,自然就会往对的方向走得更好,何尝不也是幸事呢?
 
黄昕 2013年3月4日

上一篇:总有比美更让人心动的东西   下一篇:思想的种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