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儿童舞蹈-当兔教育

不要轻视孩子的选择能力

黄昕 2013年11月22日
 
    关于孩子选择能力的强大与否,我以为,这个答案是绝对的:如果他们选错了,要么是你的答案错了,要么是你的引导错了,要么是,你没有真正地给机会让他们选。
 
    这不是一个凭空产生的答案。因为实在有太多次,当我惴惴不安地等待他们选出答案时,当我完全没有把握他们不会选择偏执时,他们从来没有选偏过,一次都没有。
 
    小男孩三岁,个性强,除非他自己乐意,不然你让他往西,他一定会往东。这天做一个他喜欢的动作配合游戏,过程中他遗漏了一个小环节。在他以为自己完成了,要回到出发点时,与他配合的伙伴转身拽他,他猝不及防,对着伙伴直接就上了小拳头。老师迅速将他俩分开,他扬着下巴像大公鸡一样跑开了。老师告诉他,他这样非常不好,需要向伙伴道歉,他继续扬着下巴,无比坚定地一声不吭。
 
    课继续,他拒绝回到上课的队伍中来,一两分钟以后,他绕到老师的身后,又一次拉开了拳头。老师边避开他,边继续带课,他挥舞了一会拳头以后觉得没意思,又到一边去了。这组练习完成之后,老师问其他几个小男孩:“你们喜欢打人的人么?反正我是怕那样的人,不会和那样的人做朋友的。”他们毫不犹豫地摇头答不喜欢,老师继续说:“不过他要是真的觉得他那样不对,他道歉,我就考虑再和他当朋友。”这时,除了小男孩以外,房间里的人达成了一个同盟。
 
    小男孩愣了一小会,跑到门口拉开门就出去了。老师心里还想着下课怎么和他继续“拉锯”,一瞬间的功夫,他又推门进来,对着老师和其他的男孩们大声而且是一字一句地说:对!不!起!这回轮到老师愣住了,完全不掩饰惊讶地对他说:“WOW,你太棒了,我以为你不会道歉的,那我还和你做朋友。我要和你抱一抱,还有谁想和他抱抱的也来呗。”
 
    这个桀骜的小男孩,这一次,居然会略带羞涩地停在那里,很温和地与上去拥抱他的人抱了抱。这是老师印象里,他来上课半年多以来,第一次真正地与人拥抱。(从前的所谓抱在一起,要么是他与小朋友“摔跤”,要么是他趴老师背上作弄人)
 
    关于选择说“对不起”——一个看起来最不可能说对不起的小孩,他说了。
 
    小女孩六岁,个性强,她坚持要做的事情,一般都没有商量的余地。她有个关系绝对铁的好朋友,这天的练习,老师要求她们为同学挨个做评判,指出谁谁谁哪里做得不太准确,需要怎么改进。小女孩为别人评判时,比较客观,但轮到她的“死党”,想都不想就说:“她做得最好,什么问题都没有。” 老师说:“哦,真的么,可是她要是的确有做得不好的地方,你不提醒她,她就会以为自己做得很好,就不会改进了。这样对她不好吧……”小女孩有点不好意思,但上前指着好友的某个部位:“她这里没太做好。”
  
    还是这个小女孩,一次老师带着她们为自己的动作评分,多数孩子都说自己评不出来,她很确定地会给自己打100分。第一轮打分,说评不出来的小孩,的确没评出来,她小声但坚定地给了自己满分。老师给自己打了80分,告诉小孩们其实打分低,不见得是坏事,因为说明对自己要求高;同理打分高也不见得是好事,很有可能是因为对自己要求低。又一轮打分,没评出来的孩子还是没评出来(这很正常,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能说出来,是需要时间的),而她呢,其实做得比第一轮好了,但这一次给了自己90分。
 
    关于自我纠正——一个看起来最不可能当下就选择自我纠正的小孩,也毫不迟疑地自我纠正了。
 
    这两个实例有个关键,是老师在给小孩们制造选择时,是百分百地不确定他们会做出,而且是迅速做出准确的选择的。
 
    关键中的关键,是小孩们面临的并不是“甜”或“不甜”此类直白的选择,而是在“道歉、自我纠正”与“回避问题”中做出选择。这种选择需要内心有相当的力量,诚实地说,做为成人的我,都不见得能像他们那样立马选对。
 
    They choose right, because they know exactly what is good for them.

上一篇:关于包容与解决问题   下一篇:“前运算阶段理论”与游戏化舞蹈教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