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儿童舞蹈-当兔教育

从素质教育到创意舞蹈

本文选自欧建平先生在香港学校舞蹈教育论坛上的发言
 
一、何谓“素质教育”?
    “素质教育”是内地教育工作者近年来,针对“应试教育”带来的种种问题,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需求,创造出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,并逐渐受到各地教育工作者、广大家长和学生们的重视,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先生对此做了这样的阐释:“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,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。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,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,以面向全体学生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,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、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。也就是说,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,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,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,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,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、机械地接受知识。”
 
二、“素质教育”与舞蹈的关系
    从广义上说,“素质教育”为培养合格公民所制定的这五个方面的内容都与舞蹈有关,因为舞蹈本是通过“劳其筋骨、苦其心志”的身心规训,促使受教育者在道“德”情操、“智”能开发、“体”形体质、“美”育美戚、吃苦耐“劳”这五个方面得到显着的提升;而从狭义上说,舞蹈至少涵盖了“体”和“美”这两个方面;因此,舞蹈教育逐渐受到内地各界人士的重视,由此导致了公立、私立,乃至公私合营的舞蹈学校和培训班遍地开花。
 
三、欧美国家的类似课程与拉班的“教育舞蹈” 
    在欧美国家中,由于教育理念、教育方式与就业管道的多元化,“应试教育”没有成为普遍性的问题,因而,没有出现“素质教育”这种需求和概念,只有Liberal Arts(文科)、Humanity Studies(人文学科)、GeneralEducation(通识教育)、Arts Education(艺术教育)、Arts&Cultural Education(文化艺术教育)等类似的课程。
    总体上说,“素质教育”是不以培养职业的高、精、尖的艺术家为目的教育。就舞蹈而言,具有类似“素质教育”属性的舞蹈应该是以训练体形体质、陶冶气质性情、开发想象力、提高创造力、培养意志力,提倡个性与共性,个体与群体完美融合为目的的舞蹈,用德国现代舞大师鲁道夫·冯•拉班( Rudolfvon Laban)从“自由舞”(Danse Libre)这个概念中延伸出来的术语表示,就是Educational Dance(教育舞蹈),即以“教育”为目的、以“创意舞蹈”(Creative Dance)为手段的舞蹈。这种舞蹈自1940年代初开始,广泛应用于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中小学,被认为是实施“全人教育”(the education of the whole person)的有效手段。拉班早在1948年就说过,“在注重艺术教育的学校里,其宗旨不在于艺术上的完美无缺,或创作和表演风靡一时的舞蹈,而是让舞蹈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对学生的个性产生有益的影响。”
 
四、何谓“创意舞蹈”?
   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,说得非常到位,叫做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;换言之,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童年和少年吋期的表现,预测出他一生的成败。同理,良好的早期教育,以及由此形成的生活、学习、思考习惯,可以为人们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。跳舞,本是人类的天性;同时,我们也常说“没有规矩,不成方圆”。因此,好的舞蹈教育应该是,在天性开发与行为规范、自由与纪律之间,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“度”,顾此失彼,都会造成可怕的后果。
    “创意舞蹈”,目的在于通过动作进行交流。它没有价值判断属性的“对”或者“错”可言,这是它与其他舞种的分水岭之一。与此同时,它没有动作套路可言,重在促使舞者从其身心的内在感觉出发,直抒胸臆,清晰表达,无需编舞者的介入,集感受、创造和表达于一身,“创意舞蹈”,应该成为青少年释放体能(身体的运动能力,包括耐力和在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速度等)、健全体格(人体发育与健康的状况)、增强体力(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量)、塑造体形(身体的形态:  “坐如钟、站如松、行如风”)、培植雅趣、陶冶性情、开发智能、协调身心、挖掘个性、学习合作、融入社会的最佳手段,可以在大量积极进取的集体游戏中,有效地避免孤独症、自闭症、忧郁症的发生。
 
五、“创意舞蹈”的理论依据:
    “创意舞蹈”实为“早期教育”与“创意思维”的有效手段,其理论依据为: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、神经学和神经系统学教授罗伯特,奈特(Robert Knight)以多年的科研成果为基础,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依据:“青少年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两个,4-6岁和11-14岁之间,而启动大脑的最大驱动力,则来自于创造新的东西,或者发现新的东西这个过程。”
    关于“创意是否可以教授?”这个问题,奈特教授回答说:“培养创意思维的关键在于,允许学习活动发生在各种“非结构化的环境”( unstructured environments)之中,而实验则可在其中进行,孩子们也可被允许失败了再来。”这里的“非结构化的环境”是个关键词,它指的是不受古典主义“对称平衡”美学规则左右的环境,比如大自然中许多“自然平衡”的环境——既可以是有左有右,但无需绝对“对称平衡”的环境;也可以是有左没右,不完全对称平衡的环境。他举例说:“比如,我们让他们面对一扇比例虽不够恰当,但依然漂亮的窗户,便可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的学习模式,而这种学习模式将促使他们一生都拥有创意。”
    奈特进而做出了这样的结论:“假如一个孩子从未接触或体验过可以灵活变通的心理过程,他一生便不太可能产生什么创意。”坦白地说,他的这个结论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人来说,应该是触目惊心的,因为如果我们的教育观念与手段过于僵化死板,我们的学生就可能成为一辈子辛辛苦苦,却没有创意的庸才!
    反思内地舞蹈,乃至整个艺术界的创意不足等问题,早期教育。乃至整个中小学的“应试教育”,以及由此导致的教师的“满堂灌”、“一言堂”和学生的“生吞活剥”、“死记硬背等弊端,当是罪魁祸首。
    为了进一步解释他的这些理论,奈特教授说,大脑的机制是复杂且综合的,并且是由许多协调工作的系统构成的,而每个系统又有各自不同的分工,大脑的不同部位会分别控制整个或者局部的运行过程。孩子们通常是用整个的大脑思考的,直到语言进入之后,才会改用局部的大脑思考。为了保持创意的自发性,我们对各种发生在空间中的技术,应该少用大脑去思考,多用感觉去接收,而年轻人当下对互联网与日俱增的使用,将会使创意出现僵化,因为互联网是个过于“结构化”、固定化了的东西。为此,我们应该把年轻人带到大自然中去,给他们更多感官上的刺激。

当兔-儿童舞蹈教育

上一篇:哲学的源泉,教育与成长的参照   下一篇:运动科学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