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儿童舞蹈-当兔教育

从基础舞蹈教育研究看儿童舞蹈教学中的问题五六

黄昕 2015年4月3日
    《当代基础艺术教育(舞蹈)发展研讨会》研究型教学启动第三周,在两个教学基石已建好:老师与孩子之间顺畅的沟通纽带已较成功地搭建,孩子对参与课程的兴致已被较好地调动起来之后,我们的教学顺利进入到了“对孩子肢体运用能力的具体开发”的环节。

    从教研中我们更进一步发现,对肢体的充分运用,必需从对肢体的充分感知开始,而一旦触及感觉与知觉层面的问题,尤其对孩子而言,关键而不能回避的一些难点,往往是在舞蹈教学中容易被忽视,甚至是回避的,这里摘取几点如下:
 
    难点1:为孩子的情感释放营造空间。一堂舞蹈课的顺利完成,以帮助孩子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最真实的动作为基础。对孩子而言,真实动作,以放松的情绪、明朗的情感为前提。也就是说,当孩子在紧张或拘谨的情绪状态下,他们是断然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动作的。传统舞蹈课里,教师常常会“不敢”让孩子们放松下来,因为一旦孩子们放松了,课堂的秩序很有可能会失控,正常教学也因而很难进行下去。
 
    ※解决办法:教师正面应对孩子的情感释放,采取帮助与引导的方法,而不是回避、约束与压制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与教师之间信任与情感的纽带,将稳定形成,良好课堂秩序的形成,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 
    难点2:为孩子的肢体释放营造空间。在情感得到充分释放以后,孩子会跃跃欲试地释放自己的肢体。这时,为他们营造一个外在活动的空间,与内心情感上的空间,变得尤为重要。外在活动空间的意义这里不用赘述,内在情感的空间却是容易被忽视的。试想,当孩子们带着充分的主动性舞动起来时,却被旁观者告之“动得不好看”“没意思”等等,他们下一次还会愿意动么?
 
    ※解决办法:教师在孩子们动起来之前,为他们营造一个有足够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情境与环境,尽可能让孩子们“施展”出来的动作有充分的合理性与生动性。在发现“怎样做都有趣而且会被接受时”,孩子们对肢体动作的探索愿望,自然也就会被很好地激发出来。
 
    难点3:对孩子肢体特征与个性特征的充分尊重。在情感与肢体释放上均获得了一定的空间以后,每个孩子由内心而生发的动作,常常是自然生动,而又充满能量的。但由于肢体特征、个性特征甚至行为习惯均不一样,孩子们所展示出来的动作外形,一定各个不一。这,与传统舞蹈课堂上整齐划一的动作规范要求,相去甚远。但如果我们不去尊重与保护孩子们的肢体与个性特征,让舞蹈课被整齐与规范的动作姿态所充斥着,舞蹈教育的意义何在?孩子们生长中的自我特征与个性特征,一旦被抑制了,期盼它们有朝一日再“逆生长”起来,可能性大么?
 
    ※解决办法:教师充分发挥“胸纳百川”的包容性,以及“千里眼”的功能,在接受孩子由心而生的各种动作形态的同时,养成深入探究孩子们动作形态的根源的习惯,为帮助他们动得更好做好充分的准备。与此同时,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审美习惯心知肚明,切忌基于个人的审美喜好,而非孩子的自身特征去影响他们的动作发展。
 
     话说,与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的孩子们,在经过三周的充分沟通交流,经过从肢体到情感的较好释放以后,已经开始能够自如地在自己的身体里,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舞动了,看到这样舞动的他们,我们前行的脚步,也不由得更坚实更轻快起来……

中小学舞蹈教育研究文章-当兔教育

中小学舞蹈教育研究文章-当兔教育

上一篇:从基础舞蹈教育研究看儿童舞蹈教学中的问题三四   下一篇:从基础舞蹈教育研究看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秩序问题